歌手走穴,司空見慣。因為,商演,幾乎是每個歌手都繞不開的掙錢捷徑。
頻頻走穴撈金的齊秦,參加商演的照片被發到網路上,一石激起千層浪。
大家對于齊秦商演這件事,顯得並不友好,話題始終圍繞著齊秦「身材發福」、「近況低迷」打轉。
這個曾經在華語樂壇足以「封神」的人物,仿佛一夜間有了一種「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淒涼之感。
這個曾被時勢推上巔峰的歌壇頂尖人物,也開始受到「時不利兮」帶來的輕視。
不得不承認,時勢造英雄,時勢也毀英雄。其實,齊秦的失勢,早就開始了。
長江後浪推前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這是再樸素不過的自然規律,但「英雄老矣」的齊秦,卻格外讓人扼腕歎息。
對于齊秦,年歲稍長的人都不會對他陌生。把他稱為「寶藏歌手」一點都不為過,他的作品至今仍是一座「寶庫」。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齊秦是威震四方的流行天王。
1960年出生的他,在年少時拿起姐姐齊豫所贈的吉他,僅用三個月的時間便自學成功,開啟了他的音樂之路。
之後的日子,他每天練習音樂七八個小時,並去餐廳駐唱,與此同時他開始打磨自己的原創作品。
齊秦剛剛出現在大眾視野時,其實並沒有那麼引人矚目。1981年,稚嫩的他帶著第一張唱片《又見溜溜的她》走向舞臺。
這是齊秦進入樂壇所打的第一槍,這一槍雖算不得響亮,但其頗具清冽的獨特嗓音配上主奏樂器吉他的音色,讓人們看到了民謠音樂人齊秦的風采。
第一張專輯的入水未見什麼浪花,但向來特立獨行的齊秦又怎會甘于這不鹹不淡的成績。
很快,他的音樂創作才華盡數展現。
出道四年之際,齊秦發表了他的創作專輯《狼的專輯》。
人們常說是金子一定會發光,齊秦自然當得起這句話。
《狼的專輯》一經發佈,便迅速席捲了臺灣歌壇。仿佛一夜之間,齊秦變得家喻戶曉。
也是這張專輯,真正讓齊秦開啟了他的創作型歌手生涯。
「狼的專輯」是「齊秦的專輯」,而齊秦也自此開始他沙漠孤狼般的樂壇之旅。
《狼的專輯》獲選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編纂的《臺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並在「華語金曲獎」30年經典評選中入選「30年30碟」。
這一切,都在證明著那段歲月裡齊秦在樂壇耀眼的光輝。
而于齊秦自身而言,齊秦的第一張創作類專輯便可獲得如此認可,其音樂創作才華可見一斑。
隨著這張專輯的火爆,齊秦竟真的如一匹自紅塵與戰火中走出的狼,帶著孤傲與不羈出現在世人面前。
隨著《出沒》、《冬雨》、《狼Ⅱ》等經典專輯的相繼問世,齊秦「狼」的形象愈發深入人心。
在那個本該一本正經的時代,他身著皮衣,腳踩靴子,披下一頭長髮,向人們展示著齊秦獨有的孤獨與叛逆感。
說起齊秦光輝的一音樂創作生涯,不提一位「神仙似的人物」,王祖賢。
在齊秦成為「樂壇之狼的」的第二年,他遇見了這個對他生命軌跡產生重要影響的女人。
一首因王祖賢而生的《大約在冬季》唱盡戀人間的真摯情誼,也正式開啟了今後的情歌路線,讓無數少男少女沉溺在他的音樂裡,如癡如醉,半夢半醒。
靈感的迸發往往是一瞬間,這一首15分鐘創作完成的歌曲,將齊秦的人氣帶到了新的高度。
于歌迷來講,這是一段動人的旋律;于齊秦來講,這也是一段悲情的過往。
一段溫柔的旋律卻沒能留住那個溫柔的女子,兩人最終如歌詞裡那般,輕輕的,相互遠離。
以至于多年以後,這段感情經歷讓人們提起時仍感唏噓,甚至成為後來電影《大約在冬季》上映時,片方行銷炒作的談資。
處于聽眾歡呼中的齊秦 ,也贏得了各路音樂人的一致好評,在音樂人、樂評人們的眼中,他成為了20世紀流行音樂中的一座「精神城市」、一面「鮮明旗幟」。
在港臺音樂稱霸歌壇的20世紀,齊秦在樂壇的各種獎項方面,也是「大滿貫」狀態。
毫無疑問,齊秦是一個時代的音樂楷模,而齊秦對于樂壇的貢獻還不僅僅于此。
在齊秦聲名大噪之後,這位華語旗幟歌手帶著他的音樂理想重新啟航,擇良木而息。
齊秦加入滾石唱片之後,成立了「虹」音樂工作室,並組建了自己的樂團——「虹樂隊」。
而齊秦在歌壇跌宕起伏的一生,也在這之後初現端倪。
培養一支好的樂隊,比造就一位天王歌手要難得多。
齊秦有的不僅是決心,更有毅力,他做到了。
齊秦說「虹」的意思是「蟲子在工作」。
「虹樂隊」的作品也充滿了匠心精神。樂隊成員劉天健、塗惠源、江建民、徐德昌等一批優秀音樂人,日後為人所熟知,成了歌壇中流砥柱。
唱片《紀念日》應運而生,也是從這張專輯開始,齊秦的音樂逐漸穩定和成熟。
《紀念日》是齊秦風格的「集成者」,它延續了齊秦的搖滾風格,也依舊帶著些美國民謠的影子,此外,電子音樂的融入,是的這張專輯更具獨特風格。
齊秦身上的灑脫與不羈,在那個娛樂匱乏卻又正在進行思想變革的歲月裡顯得彌足珍貴、值得嚮往。
時代,將這匹沙漠裡的孤狼送上巔峰,成為一代人的偶像。
然而舞臺的光芒,沒有留住齊秦。
經歷了「狼時代」的光輝之後,齊秦一度成為唱片公司的職業經理人,他雖然參與製作了不少水準之上的唱片,但與此同時,他也在商業歌手的路上越走越遠了。
或許有人會講,流行自始至終便是極具商業性的,而齊秦的商業轉變,為何讓人如此扼腕歎息呢?
是的,齊秦的商業轉變不能說一定就是一件壞事。但當他在向商業屈服的那一刻,已經註定走向沒落了。
歌壇上永遠都少不了「情歌王子」,但遺世而獨立的「狼」,才是華語歌壇的稀世珍品。
就如那擺在書櫃前頭的暢銷書,多半是消遣之用,難留經典,更別提給予業界營養了,剩下的,只有視聽上的快樂。
也是在這之後,沒有了狼性音樂的齊秦,樂壇地位迅速下落。
時光給了齊秦綻放的機會,也狠心地將它抹去。時勢能給予英雄光輝,亦能顛覆他的盛世。
不知不覺中,歷史開啟了新的篇章,樂壇也仿佛進入了新的紀元。隨著21世紀的到來,音樂圈中新人輩出,四處走穴跑場子的齊秦,則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世易時移。2013年,齊秦帶著前輩歌手、樂壇泰斗的光環,成為了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的首發嘉賓。
第一期中,齊秦帶著他的經典代表作《夜夜夜夜》,一舉奪冠。
不得不說,當那句「你也不必牽強再說愛我,反正我的靈魂已片片凋落」響起時,台下幾乎所有的觀眾都能夠異口同聲地唱出來,仿佛在歌唱自己的青春。
第一期齊秦的冠軍,實至名歸。因為共情,是音樂動人的原因。
但是在一個擁有競技特徵的舞臺上,歌手,不能永遠只靠情懷。
果然,第二期,齊秦的排名直線下落,第五名。
這對于一個樂壇標杆人物來講,無疑是個尷尬的名次。
第二期的齊秦,沒有了原唱歌曲的情懷加持。需要拼的是演唱能力,但很顯然,在這一方面,齊秦充滿的無力感。
這不禁讓人感歎,這一副曾經「鑲了金邊的嗓子」,如今卻失去了俘獲人心的能力。
如果你看過齊秦《1991北京狂飆演唱會》,你一定會感歎,這是其歌曲演唱技巧與情感表達的巔峰。
一場高強度的音樂會下來,齊秦不僅保持高水準的發揮,他每首歌曲中聲音的集中與穿透力都是震人心魂的,當時他對得起業界所有的褒獎聲。
但後來的齊秦,聲音條件逐漸下滑,力量、音色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音色中的沙啞感已經愈發明顯。
是的,衰老,是自然發展不可避免的趨勢,但齊秦作為歌手,並沒有竭力保護好他的嗓子。抽煙、喝酒,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勢必是對歌者的機能影響深遠。
齊秦的不羈與叛逆,開始為他戴上「枷鎖」,使其聲帶閉合能力快速下降,直至他出現在《我是歌手》的舞臺上。
齊秦,終于嘗到了唱功退化的惡果。《我是歌手》戰況角逐還未近半,齊秦就遺憾地退出了比賽。
坦白說,如果不是齊秦唱功退化嚴重,他也不會離開《我是歌手》的舞臺,而第一季的「歌王」桂冠,在籌備之初,洪濤總導演三顧茅廬請他出山的時候就屬意于他了。
齊秦的退賽令人惋惜,但卻算不得意外。畢竟大勢已去,這在其之後參加的節目中,亦有印證。
2014年,《中國好聲音第三季》開播,齊秦與楊坤、那英、汪峰共同擔任本季導師。
齊秦在節目中屢屢為學員轉身,卻屢屢「愛而不得」,他在學員中的受歡迎度甚至不如汪峰、楊坤等後輩歌手。
一整季下來,相比于其他導師,這個曾經的「時代寵兒」,仿佛成了一位「透明人」。
但至少,此時的齊秦還與那英、汪峰等人一同坐在導師的位置上,一同享受著樂壇對他們的「禮遇」。
然而僅僅時隔一年,這一切仿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5年《中國之星》的播出,將齊秦徹底拉下了「神壇」。
在《中國之星》對抗賽中,齊秦敗給袁婭維,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
此時,節目組和嘉賓,也沒有再給他留面子。
曾經翻唱齊秦歌曲起家的劉歡,坐在了導師席上;原本頗有交情的崔健,給他打出了最低分;而齊秦自己,輸給了曾經同一節目裡的學員袁婭維。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無聲地宣告著,齊秦的「廉頗老矣」。
這個曾經「問天問大地」的樂壇之星,不知此時是否也在「問自己」。
齊秦自己說,「我認為我就是一個歌手,來到音樂節目中,當然還是希望以一個歌手的身份出現。」
這或許是實話,但是卻又顯得如此無力。
沒有人會覺得自己頭上的光環多,但有人的可貴之處在于,當你失去這一切的時候,能夠看得開。
有人說,他是廉頗老矣,英雄遲暮。是的,與其輝煌的時期相比,齊秦無論是嗓音還是外形,確實已經充滿歲月的痕跡。
有人說,他是放棄自我,不愛惜羽毛。是的,齊秦仿佛一直是一匹孤傲的狼,但他並沒有屏息以待、適可而止。
也有人說,他是娛樂時代下的犧牲品,商業屬性讓他丟失了自己崇高的音樂精神。是的,他又何嘗不是充滿了無奈與歎息,又何嘗不是在這場時間的洪流中學著接受。
沒有了動聽的歌喉,沒有了樂壇的地位,他就不再是那匹孤傲的狼了麼?不,他只是不再是你心中的狼了,但于齊秦自己而言,豈不是又在以另一種方式,傳達這自己的叛逆?
時勢造英雄,讓他年少成名,身負光環。
時勢也毀英雄,讓他老來入塵世,背負爭議。
但齊秦,還是那個齊秦。毀譽得失,該由誰分說?齊秦的光輝,樂壇不會遺忘,也不該成為指責他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