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百強:21歲成名35歲離世,曾紅過張國榮譚詠麟,倪震稱他是王子

田園牧哥 2021/10/02 檢舉 我要評論

近日,日本攝影師清永安雄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一些未曾公開的張國榮舊照,照片中的張國榮風華絕代, 評論區也盡是讚美之聲。

18年過去了,他依然是很多人心中的「傳奇」。

不過今天我們不講張國榮的故事,這次帶大家回憶另一位天王—— 陳百強

同為上世紀80年代香港樂壇「三王一後」的陳百強和張國榮,他們有著一樣讓人唏噓的結局,同樣是在最燦爛的年華裡魂歸天堂。

不同的是,陳百強是「三王一後」中名聲最不顯的一個。

也許是因為時代原因,他在現在人們腦海中的印象並不是很深,僅僅是記得這個名字,還有幾首代表作而已。

甚至還有人將陳百強和另一位明星陳百祥搞混。

這裡要說的,不是喜劇演員陳百祥,而是在上世紀80年代叱吒香港樂壇的「三王一後」之一陳百強。

香港樂壇最讓人懷念的,除了張國榮,還有一個他。

01、不是陳百祥,是陳百強

1958年9月7日,陳百強出生于香港的一個富商家庭,2021年9月7日正是他63歲生日。

中學期間,他就熱衷各種音樂活動,並酷愛彈電子琴和鋼琴。也難怪有樂評人曾說, 他出道時已具備了較高的音樂素質。

1979年,21歲的陳百強以一曲《眼淚為你流》轟動全香港。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樂壇,對很多歌手來說可能都是可遇不可求、集齊了天時地利人和。

有人說,陳百強是幸運的,出道即紅透香港。誠然,他成名很早,早過張國榮;他曾紅到發紫,紫過譚詠麟。

再加上彼時的香港,從來沒有過一個流行偶像。

而Danny(陳百強英文名)憑藉陽光帥氣的外表和高雅的氣質,迅速成為了萬千少女心中的偶像。

他,也成為了香港樂壇第一代偶像型歌手。

1980年,Danny推出自己的第二張個人專輯《不再流淚》,收錄了由他作曲的《不再流淚》,《昨夜夢見你》。

之後,他轉投華納唱片,並推出了《幾分鐘的約會》。

這張專輯獲得了白金銷量,並且在11月17日,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辦了首場個人演唱會「陳百強演唱會」。

1981、1982年,他發行了多張專輯,其中的《念親恩》《今宵多珍重》時至今日,也能從各處聽到。

1983年,《偏偏喜歡你》正式發行。

「情義已失去,恩愛都失去;我卻為何偏偏喜歡你」,這首曲風幽怨,歌詞朗朗上口的金曲,在年底拿到了十大中文金曲,將陳百強的歌唱事業推至巔峰。

02、太高人欲妒,過潔世同嫌

在那個百花齊放的年代,陳百強憑藉顏值和歌曲成為了彼時最受歡迎的偶像歌手之一。但是 做偶像並不是他的初衷,他認為自己屬于創作型歌手。

這也是陳百強悲劇的開始。

他的歌曲大多都有自己參加創作,而且自身風格明顯。在注重旋律的同時,又突出樂器還有自身嗓音的浪漫與唯美。

在80年代翻唱成風的風氣下,堅持創作的陳百強顯得非同尋常。

而且在那個業界高度繁榮的時代裡,人人都爭相上頭條,而 他卻始終刻意與媒體保持著距離,不願意娛樂消費自己。

這是一個藝人的幸,也是不幸。

有人誇他「 高貴、有骨氣」,有人說他「 太孤傲」,他那幅 我行我素的姿態,甚至被媒體直接批評「 冷血寂寞」。

人紅是非多,更何況他無形中得罪了一些娛樂媒體。

彼時只要出現一絲關于他的流言蜚語,都會被一些無良媒體放大炒作。「同性傳聞」「艾z傳聞」一度被炒得沸沸揚揚。

無良媒體總是會見縫插針,無中生有詆毀他的人品,含沙射影地說他生活不檢點等。

不過倔強的陳百強並沒有屈服,他說:

「只要你不去管他,他就不能做惡,就會慢慢地在你身邊消失,如果你是很緊張的話,他就知道自己得逞了,他便會更加兇惡,追著噬你」。

03、《等》

在陳百強被無良媒體詆毀、被流言蜚語侵擾的那些年,張國榮和譚詠麟也沒有逃脫人紅是非多的「魔咒」,「譚張爭霸」也愈演愈烈。

時間來到1984年,陳百強事業的分水嶺。

當時的香港樂壇,電子舞曲風格進一步大行其道,張國榮的《Monica》風靡全港,幾乎所有歌手都投身于于這股電子舞曲熱潮。

陳百強這一年他推出了《百強84》,當中的主打歌《粉紅色的一生》也開始走向輕快明亮、節奏感強勁的舞曲路線。

這張過分迎合市場、拋棄陳百強個人風格的專輯,雖然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這些歌曲顯然不是陳百強自己喜歡的。

他並不適應這樣的曲風。

是迎合市場,也去製造這樣的歌曲,還是堅定自己所喜歡的路線走下去?

同年年底,他與麥嘉、張國榮合作主演的劇情片《聖誕快樂》並創作了插曲《等》。歌詞似乎吐露出了他的心聲:

等 寂寞到夜深夜已漸荒涼 夜已漸黃昏莫道你在選擇人 人亦能選擇你公平 原沒半點偏心

1985年張國榮早已強勢崛起,與譚詠麟一起成為炙手可熱的歌手。 彼時的陳百強,已然從80年代初的一枝獨秀被二人超越。

不過,此後的陳百強並不是沒有成就。

1986年的《凝望》獲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1987年的《我的故事》入選香港十大中文金曲。1988年的《煙雨淒迷》再獲十大中文金曲獎。

同時,陳百強1988、1989年連續兩年獲得叱吒樂壇流行榜頭兩年的「叱吒樂壇最受歡迎男歌手銅獎」。

但是顯然,彼時的陳百強已經沒有了80年代初期的巔峰。這其中有市場的因素,也有不良媒體的影響。

04、百年巨星陳百強,一生何求終成殤

1989年,陳百強再度簽約華納唱片公司。7月,推出了一張名為《一生何求》的唱片。

雖說《一生何求》發行的時間,正是「譚張爭霸」接近尾聲的時候,而且香港樂壇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譚詠麟和張國榮的競爭上。

陳百強這張專輯的同名主打歌《一生何求》,卻依舊橫掃了當年各大頒獎禮。

這首歌的大紅大紫,使陳百強邁向了事業的另一個高峰。「譚張爭霸」的結束,是他重回巔峰的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他自己的才華。

然而彼時的香港樂壇新人不斷湧現,四大天王來了……

四大天王的突然崛起,橫掃樂壇更是徹底終結了他事業上的新輝煌。這種迷惘與失落感,他的後輩李克勤或許也是感同身受吧。

1992年1月30日至2月1日,陳百強舉行三場「告別上海演唱會」後,宣佈年底告別馳騁了十三年的歌壇。

粉絲震驚,挽回的聲音如潮水般湧來,然而眾人卻再也等不到他收回自己話的那一刻。

1992年5月18日,陳百強的媽媽去看望陳百強,在他家裡發現陳百強倒臥昏迷,隨即將他送往醫院進行急救。

人是救回來了,但是他的腦部組織已嚴重受損,恢復的可能性極低,一直處于昏迷狀態,只能靠儀器維持生命。

1993年10月25日,正值美好年華的陳百強,在醫院裡逐漸腦衰竭死亡。

沒人會知道他老了什麼樣子,他,永遠35歲。

1994年初,1993年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上,包括梅豔芳、劉德華、張學友等全場嘉賓一起唱響了《一生何求》和《光輝歲月》。

05、一生何求陳百強

陳百強的歌,就像跟好久不見的朋友打招呼,聽著他的歌,腦海裡會浮現第一次聽這首歌時最深刻的感覺。

有人說,他的歌聲總包含著感情,像透明的紫水晶,散發著迷人的光輝,把無數人帶進略微淒涼的美麗境界,哀怨和淒美都來得自然。

他在歌神、天后雲集的香江,並非最大紅大紫的那一個,但他不劍走偏鋒,他的歌聲是冷雨世界的一道暖陽。

譚詠麟曾評價他:「有人說我待人處事圓滑,我反而欣賞Danny的真,他不高興就不高興,絕不會勉強擠出笑容,更不會偽裝自己,一切由本位出發。」

張國榮曾這樣稱讚他:「他好有氣質,而且有作曲的天分;出自他手筆的好多作品都非常流行;而他是最不理會是非得失的藝人。」

也許正如陳百強在《一生何求》中所唱:一生何求,常判決放棄與擁有。

他這一生經歷過歡呼,沉默、苦澀、或快樂、或冷暖……有些也許已忘掉,有些卻仍刻骨銘心。 他說:深知有您熱情的支援,我,一生何求?

倪震曾感慨道:「唉,香港從前有過一位很貴氣的王子,他的名字叫陳百強,後來……多可惜。」

確實很可惜。

人們將陳百強比喻為紫水晶,紫水晶優雅高貴,但在那個普遍追逐鑽石黃金的年代,又有多少人真的會在意和關心水晶的價值呢?

不管如何,陳百強和他的歌曲在80年代都算是濃重且璀璨的一筆。

江山代有才人出,世間再無陳百強。

如今28年匆匆而過,好聽的歌曲越來越少,還有多少人能記起《一生何求》的旋律?又有多少人還能說出他的名字?


用戶評論